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确保产品合规而推行的一套流程。
该流程通常由质检员执行,有时也需要其他生产岗位人员的协助。
产品的合规性判断,其依据或是公司内部制定的标准,或是供应商与客户共同商定的标准。(例如,这就涉及到了工业计量学。)
通过主动采取质量控制,企业能够在要求日益严苛的市场中,有效应对产品质量方面的挑战。
如今,确保产品质量对企业而言已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有时也是为了遵循法律法规。
目录
质量控制简介
定义
质量控制,顾名思义,是旨在确保制成品达到特定质量标准的一套或一系列程序。
这意味着,产品必须符合一系列既定的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注意:质量保证常与质量控制联系在一起,但两者的定义不完全相同!
质量控制旨在识别潜在的不合格项,而质量保证则重在预防,力求从源头上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简而言之,质量保证贯穿于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而质量控制则发生在产品完工后。在实际操作中,两者常常被整合为一个部门或职能。
通常,实施这些流程是为了达到现行的质量标准,从而帮助企业或其产品获得相应的标签或认证。
合格与不合格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合格”的含义。
当一件产品成功通过所有质量测试,便可被视为“合格产品”。
合格产品可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如组装、上市销售等。
而当产品不合格时,则必须采取一项或多项纠正措施。
“不合格”即意味着未能满足某项既定要求。处理不合格项时,首要任务是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决定如何处置:产品可以返工修复,还是必须报废处理?
质量控制的目标
质检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在恰当的时机发现不合格项,并识别其潜在的成因与后果。
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个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您有机会在问题扩大前及时识别并予以纠正。
不合格项的来源多种多样,如果一套质控体系从未发现任何问题,那才真正令人担忧。
质量控制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来料检验
您必须确保从供应商处收到的物料或产品符合预定的检验标准。
由于您无法控制这些产品的制造过程,因此必须亲自验证其是否满足您的要求。
通常,这项检验会在物料入库储存前进行。
生产终期检验
如果您是产品制造商,那么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验同样至关重要。
的确,即便您掌控着整个生产流程,故障仍有可能悄然发生。同时,您还必须能向客户证明产品的合规性。
在这种情况下,质量控制能帮助您及时发现故障,并作出快速、灵活的反应。
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执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 全检,也称逐件检验。采用这种方法,质检员需要检验该批次中的所有工件。
- 抽检。 与全检不同,抽检只检验批次中的一部分,即一个具代表性的样本。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了解其主要特点至关重要。如果采用全检,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限制:
- 成本会高得多,因为需要执行更多的检验工作。
- 您将无法执行破坏性测试,只能局限于无损检测技术。(比如我们的复制胶泥!何不了解一下?)
- 检验数量的增加,也意味着人为失误的风险会随之上升。
反之,抽检的局限在于其可靠性:由于并非检验所有产品,您可能会漏掉某些次品。
不过这种情况相当罕见,这也是抽检法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控制计划
无论您选择哪种检验方法,都必须制定一套精确的作业规程。
过程控制计划 (PCP) 是一份正式文件,其中明确了验证某一流程或产品合规性所需的步骤。
这份文件是针对特定产品或流程量身定制的。
该计划通过将各项要求文件化,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通常,PCP以表格形式呈现,包含以下要素:
- 控制点的识别,
- 受控特性(类型:指标、变量等,例如:尺寸,单位毫米),
- 公差,
- 抽样频率,
- 检验方法与测量仪器,
- 发现不合格项时应采取的措施。
最后,别忘了为每份计划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以便进行妥善的归档和追溯。
应对不合格情况
发现制造缺陷,往往意味着一个紧急状况的开始。
因为一旦发现异常,您就需要立刻着手解决一系列问题。
您首先需要识别问题所在(这并非总是易事),然后着手修复,并重新进行一轮测试。
在此期间,生产线必须暂停。您不仅无法继续生产,还必须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纠正,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整批产品都可能完全报废。
因此,在整个处理流程的各个阶段,保持敏捷、快速的反应能力至关重要,即:
- 高效执行检验,尽早发现缺陷。(请注意:高效不等于草率!)
- 迅速定位问题源头。如果您只在生产线的末端进行检验,那么追溯问题源头的难度,会比在每个生产阶段都设置检验点大得多。
- 迅速使生产线恢复合规。这意味着您需要一套清晰、明确的应急预案。
检验方法的类型
快速反应能力,也体现在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工具。
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您通常有以下三种选择:
- 进行破坏性测试,即不惜损毁零件。这种方法成本高昂,有时还很耗时,但在别无选择时,它却是必需的手段。
- 采用无损检测方案,在不损坏零件的前提下进行检验。不同的方案用时不同,但通常比破坏性测试更具成本效益。(尤其是在使用我们的复制胶泥时)
- 远程间接检验。这是无损检测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检验不再直接作用于零件本身,而是作用于其印模,印模在此担当了“测量参照物”的角色。(从而便于实现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粗糙度检验 – 复制胶泥工艺
远程间接检验示例

关键在于,要经过深思熟虑,提前规划好您的检验流程,以求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化。
同时,建立持续的监控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您的方法,也同样重要。
结论
如今,在企业中推行质量控制流程至关重要。无论是出于提供优质产品的内部追求,还是源于法律或合同的外部要求,质量控制都是您必须正视的课题。
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来料检验和生产终期检验。在这两种情况下,其目标都是检测出产品中的异常情况。
执行质检有两种主要方法:您可以进行全检,即测试批次中的每一件产品;也可以选择抽检,只检验批次中的一部分产品。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高效地发现并处理不合格项,避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都至关重要。
无法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甚至更糟,连问题本身都未能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生产停摆或产出无法修复的次品,这些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复制胶泥是一种创新的无损检测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尺寸或表面状况检验。此方案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并会留下可用作证据的印模——您甚至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此类印模,作为来料检验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