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质量控制:全面指南

操作员焊接钢材 ornemental strips ornemental strips

焊接质量控制是一系列旨在确保焊缝完整性并符合既定标准的流程

遵循这些步骤,您将能有效预防缺陷,确保每个项目的焊缝都安全可靠。

据统计,焊接质量检测市场规模在 2024 年已达到 12 亿美元,并预计将以 8.5% 的复合年增长率在 2033 年增至 25 亿美元。

这组数据着实亮眼,对吧?

这一增长趋势凸显了质量在机械工程领域的核心地位,毕竟,高质量是提升各应用领域安全与效率的关键。

无论是采用目视检查技术,还是运用无损检测策略,许多工程师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都面临着重重挑战。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焊接质量标准、缺陷检测方法以及维持高标准的实用工具。您将学到如何将这些知识活学活用到日常工作中,从而取得更优异的成果。

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什么是焊接质量保证?

首先,我们来厘清质量保证的核心概念。

质量保证(QA)是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贯穿于监控和评估的全过程。

它旨在从源头上确保焊缝的高品质,就如同设立一道道防线,防患于未然。

质量控制(QC)则重在验证,即检验您的焊缝是否符合既定规范。

在这一环节,您需要依据明确的标准对生产流程及最终产品进行检查与测试。通过无损检测目视检查等方法,便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缺陷。

可以说,QA 与 QC 相辅相成,是确保产品符合焊接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的左膀右臂。

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无论是压力容器还是结构钢项目,合同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要求遵循相关规范。这些流程正是向客户证明,所交付的产品或服务均达到特定质量标准的有力凭证。

倘若忽视这些程序,您的产品或服务将面临巨大风险。在最坏的情况下,劣质焊缝甚至可能引发严重事故或灾难。

这样的后果,相信没人愿意承担。

技术文件

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指导质量工作的关键技术文件。

以下是我们将重点关注的几类文件:

  • 质量保证计划:这是您所有质量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概述了检查和测试的时间安排,还明确了流程中相关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 焊接程序规范 (WPS):这份文件详细规定了每次焊接的操作方法,涵盖了焊接工艺、材料、预热和温度等关键参数,旨在确保一致性并辅助缺陷检测。
  • 焊接图:它清晰地标示出每个焊缝在部件上的具体位置,并为每个接头指定了相应的焊接程序规范 (WPS),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中,追踪和参考变得轻而易举。
  • 检验和测试程序:用于记录所有质量控制活动的详细规程。

所有这些文件都必须严格遵守焊接质量标准。它们不仅为审计提供依据,更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焊接程序规范 (WPS)

您可以将 WPS 理解为一份针对特定焊接工作的详细”配方”。

作为一份正式的技术文件,它为焊工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操作指令,以确保焊接结果的一致性和高品质。

WPS 包含的关键信息:

  • 预热与焊后热处理:任何必要的加热程序。
  • 母材:待连接金属的类型及厚度。
  • 焊接工艺: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 SMAW、GMAW、TIG 等)。
  • 填充金属:需使用的特定焊条或焊丝。
  • 接头设计:工件的准备与装配方式。
  • 焊接参数:电压、电流、行进速度及气体流速。
  • 焊接位置:焊缝的朝向(如平焊、横焊、仰焊等)。

焊接图

焊接图是一种工程文件,它直观地标示出制造结构或部件上所有必需焊缝的位置。

其主要作用是将正确的 WPS 分配给每一个特定的接头,从而确保焊接参数的准确应用。

它通常以技术图纸的形式呈现,将每个需要焊接的位置(如连接处、角焊缝等)的唯一标识符(例如 W-01、W-02)与相应的 WPS(例如 WPS-01)进行匹配。

举个例子:

当您看到”W-62/WPS-3156″这样的标识时,就意味着位于 W-62 位置的焊缝必须严格按照 WPS-3156 的规范进行焊接。

有些图纸可能不会为位置分配独立 ID,因为其位置显而易见,但这并非惯例。

焊接图对于管理工作流程和保持一致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涉及大量接头和多种焊接程序的大型或复杂制造项目中。

主管用它来跟踪项目进度,焊工则将其作为直接的工作指南。

它在工程、生产和检验人员之间建立了一条清晰的沟通渠道,确保各方在制造的程序要求上达成共识。

焊接缺陷检测的质量控制

从最初的准备工作到最终的检验,每一步都需要确保焊缝的坚固与可靠。

为此,我们必须在三个关键阶段进行检查:

  • 焊接前:确保所用材料均有文件证明,其类型和强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 焊接中:密切监控焊接前及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使用正确的焊条,并确保焊缝外观良好且符合 WPS 的要求。
  • 焊接后:根据规范和客户要求对焊缝进行检验。您可能需要通过破坏性测试来验证样品的强度,或者使用专业工具对成品进行无损检测,以发现任何潜在问题,确保焊缝质量达标。

破坏性检测 vs. 无损检测

检验焊缝质量,您主要有两种选择。

其一是破坏性测试,但这通常并非首选方案。

该方法需要故意破坏一小部分焊缝样品。

例如,您可以切下一块样品,在光学设备(如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结构,或者对其进行拉伸和弯曲测试,以评估其强度和柔韧性。

当然,您需要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如样品在何种强度下断裂等。

这些测试有助于验证焊接工艺的正确性,但代价是会毁坏被测的工件。

另一种方法是无损检测(NDT),它能在不损坏焊缝的前提下进行检查。

这无疑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焊缝通过了测试,就意味着您无需报废任何零件。

无损检测包括多种方法,例如仔细观察焊缝表面寻找问题、使用特殊液体来发现微小裂纹,或是利用声波(超声波检测)或特殊 X 射线(射线照相检测)来探查焊缝内部的隐藏缺陷。

接下来,让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目视检查

目视测试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其简便性。

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它的成本相对低廉,因为它主要依赖于您的时间和专业知识,或者所用设备也相当实惠。

这使您能够快速发现表面问题,从而避免因问题发现过晚而导致更昂贵的维修。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显而易见,执行检查的人员需要经过全面培训,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视力。

此外,其最大的缺点在于只能发现焊缝表面的可见问题。

像接头深处的未熔合等内部缺陷很可能会被遗漏。同时,该过程也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因此检查员必须仔细记录所有发现。

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为了进行专业的目视检查,您需要配备一些专用工具。

角焊缝规是主要设备之一。这款多功能工具可以测量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和焊喉尺寸,还能帮助您检查焊缝的凹度(向内凹陷)和凸度(向外凸出)。

以下是其外观,供您参考:

焊角规套装
亚马逊有售的简易工具套装。

在深入了解其他工具之前,请务必牢记:安全第一。在焊接作业时,佩戴带有遮光片的防护镜至关重要,以便安全地观察电弧。

以下是您应随时准备的其他一些物品:

  • 一个放大镜,用于近距离观察焊缝表面。
  • 一个手电筒,用于为检查区域提供充足照明。
  • 一个焊锤或凿子,用于在检查焊道前清除焊渣和飞溅物。
  • 一个温度计或测温粉笔,用于检查预热、层间和焊后温度。
  • 卷尺和卡尺,用于进行常规尺寸检查。
  • 一块小磁铁,用于辅助识别您正在处理的材料类型。
  • 一个卡尺,用于进行基本测量。

如果您需要放大焊缝以进行达到微米级分辨率的细节检查,则可能需要显微镜和取印模材料来复制表面并进行分析。

顺便一提,复制胶泥在识别气孔或夹渣方面非常有效。

不过,这些内容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

气焊的特定检查项

对于高质量的气焊焊缝,也有一套专门的目视检查标准。

这是一份完整的清单:

  1. 焊缝表面应略微凸起,加强高不应超过板面 1.6 毫米。
  2. 焊缝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的宽度
  3. 表面应呈现细密且均匀的波纹,不得有过多飞溅物。
  4. 边缘不应出现咬边或重叠的迹象。
  5. 末端的弧坑应适当填满,无裂纹或孔洞。

一个简单的破坏性测试方法是将上层板材弯曲至对折。

如果根部没有正确熔合,接头处就会裂开一条缝。

最常见的焊接缺陷

然而,焊接过程中难免会出错。

可以说,业内没有人敢保证每一次焊接都能一蹴而就,完美无瑕。

这些问题通常被称为焊接缺陷不连续性

找出问题所在是改进技术、在下一次做出更好焊缝的第一步。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您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最常见的一些问题。

未焊透

当焊缝金属未能与接头根部的母材完全熔合时,就会出现这种缺陷。

下图可以帮助您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概念:

焊缝未焊透示例
焊缝根部未焊透。

如您所见,焊缝仅仅是浮在表面,未能完全将材料连接。

这是一个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在坡口焊中,当金属在顶部搭接,却在根部留下未焊接的空隙时,就会出现未焊透。

未焊透通常可以归咎于不良的装配或技术。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

  • V 形坡口的夹角过窄,物理上阻碍了焊条到达底部。
  • 对于您试图填充的接头而言,焊条尺寸过大。
  • 工件之间的根部间隙过小,导致填充金属无法流入。
  • 根部钝边,即坡口底部的平坦边缘,对于电弧来说过厚,难以熔透。
  • 行进速度过快,没有给电弧足够的时间来穿透。
  • 焊接电流设置得过低,无法正常熔化母材。

正确地准备接头是避免此类问题的关键一步。

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构建坚固的焊缝,而这一切都始于对焊接术语的深刻理解。

咬边

当焊接电弧烧损了焊缝边缘(焊趾)的母材时,便会产生咬边。

这会在焊道旁的母材上形成一道凹槽。

以下是另一个直观的示例:

5011 咬边缺陷
多种咬边缺陷示例。

这道凹槽会成为应力集中点,并可能显著削弱接头的强度。

您可以通过留意以下情况来预防咬边。

首先,如果焊接电流设置过高,会熔化过多的母材。

其次,电弧间隙,即焊条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如果过长,也容易导致咬边。

最后,

如果移动速度过快,没有用焊缝金属完全填充弧坑,同样会产生此问题。

未熔合

未熔合,顾名思义。

指焊缝金属未能熔化并与母材融合。

新金属只是覆盖在表面,未能与之结合(有时也称为搭接)。

这会产生一个薄弱点极易导致失效。

这个问题通常是由一些常见错误引起的:

  • 电流设置不当,通常过低
  • 在脏污的表面上进行焊接,例如表面有铁锈、油污或氧化皮。请先使用触点清洁剂进行清洁。
  • 为该项工作选择了不合适的焊条尺寸或类型。
  • 未能将母材或上一层焊缝加热至其熔化温度
  • 熔剂使用不当,未能起到实现良好结合所需的清洁作用。熔剂应能有效去除氧化物和污染物。

夹渣

在诸如焊条电弧焊之类的工艺中,焊条药皮会熔化,形成一层称为焊渣的保护层。

夹渣是指这种硬化的化合物包裹在焊缝金属内部

这些包裹体会形成空隙,从而削弱最终的焊缝强度。

通过良好的操作规范,您可以预防大多数夹渣现象。

在多道焊中,应正确准备坡口,并在焊接下一道焊缝前彻底清洁焊道。

您必须在每道焊缝之间清除所有可见的焊渣。在开始下一步前,务必检查这一点。

此外,还要考虑管理您的熔池,让较轻的焊渣浮到表面

最后,

尽量避免在焊缝中形成难以清理、可能夹住焊渣的轮廓或形状。

气孔

气孔在某种程度上与夹渣正好相反。

它并非硬化的化合物,而是焊缝金属中含有气体或空洞的小气泡。

最终的焊缝可能看起来像一块浮石,这使得它异常脆弱。

这些气体来源多样,可能是在冷却的焊缝金属凝固时释放的,或者是在熔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

您可以通过控制热量和电弧来避免气孔的产生。

  • 使用正确的电流设置。电流过高会导致电弧不稳定。
  • 避免过度加热焊缝金属,这可能导致咬边和气体滞留。
  • 保持一致且适当短的电弧长度。

标准与法规

上述缺陷仅仅是众多待检项目中的一部分。这份清单会因参数不同而变化,这也正是我们需要遵循稳健指南的原因。

标准和法规的存在,正是为了简化生产过程中的缺陷验证工作。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指导焊接质量、确保操作安全的核心标准。

我们当然会提到最重要的标准制定者:ISO、ASME 等。

我感觉我每篇文章都在谈论这些。

言归正传,

ISO 5817:2023 为钢、镍、钛及其合金的熔焊接头中的缺陷设定了质量等级。

它定义了三个等级:

  1. B 级,适用于高负载应用,要求最为严格
  2. C 级,适用于一般用途
  3. D 级,适用于要求不那么严格的焊缝

您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如疲劳或压力载荷)来选择相应的等级。

AWS D1.1 涵盖了钢结构的焊接,并详细规定了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波和射线照相等无损检测技术。它能帮助您及早发现表面及内部问题。

ASME BPVC Section IX 概述了压力容器的焊接资格认证,重点关注焊工认证和程序批准。它强调材料的可追溯性,以便您能够从源头到最终焊缝全程跟踪每一块板材和填充金属。

目视检查技术是这些标准的核心,它能在更严重的焊接缺陷显现、需要您进行昂贵修复之前,及时发现裂纹等问题。

现代技术与仪器

每年,世界各地的顶尖品牌都会推出能够以全新方式检测缺陷的新技术。

实时监控系统能够跟踪电压、电流和送丝速度等关键参数。

它们能计算热输入量,并验证其是否符合焊接程序规范。

这种即时反馈可以帮助您在问题影响最终产品之前及时发现并解决它们。

此外,还有一个您可能已经熟知的强大新兴工具。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通过实现预测性维护和缺陷的自动识别,极大地改进了质量控制。

在管道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中,这些工具基于数据导向的模式识别,能够以极高的准确性发现裂纹或气孔等问题。

对于内部缺陷,超声波方法通过向材料发送声波,以无损方式揭示隐藏的瑕疵。

射线照相技术则使用 X 射线或伽马射线创建焊缝内部的图像,以识别诸如未熔合等问题。

当然,还有复制胶泥,以及更广泛的、基于印模的目视检查技术,能够借助您的肉眼或显微镜,显著提高缺陷的可见度。

结论

焊接质量控制是一整套旨在确保焊缝完整性并符合既定标准的流程。

它依赖于一系列文件来组织工作,例如焊接程序规范焊接图以及检验和测试程序

通过在所有阶段(焊接前、焊接中和焊接后)整合质量保证的预防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查,工程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陷,并提升其产品的安全性

对焊缝进行质量测试主要有两种策略:破坏性测试无损检测方法

通过掌握目视检查技术并理解常见缺陷(如夹渣气孔咬边等)的根本原因,您就为防止失效建立了坚固的第一道防线。

破坏性测试无损检测之间的选择取决于您的具体目标,但两者的目的相同:验证您的工作是否满足ISO 5817AWS D1.1ASME BPVC Section IX等标准的严格要求。

现代技术的进步,包括实时监控系统和人工智能缺陷检测,正在彻底改变这一领域,使质量保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效和主动。

在您的日常工作中,采纳这些实践不仅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更能助力您的公司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领导者。

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最简单地解释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之间的区别?

QA 就像在开始烹饪规划食谱,确保您有合适的食材和干净的厨房。而 QC 则是在烹饪过程中品尝菜肴,并在上菜检查成品,以确保味道正确。QA 重在预防,QC 重在检测。

焊接检查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什么?

目视检查始终是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它成本低、速度快,并且能在您投入时间和金钱进行更高级的无损检测之前,发现绝大多数表面问题,如咬边、焊缝尺寸不当或可见裂纹。

无损检测方法总是比破坏性测试更好吗?

无损检测(NDT)非常适合检查最终产品,因为它不会损坏部件。而破坏性测试则用于评定焊接程序(WPS)或测试焊工的技能,通过故意破坏一个测试样品来测量其物理性能,如强度和延展性。简言之,您使用破坏性测试来证明您的工艺有效,并使用 NDT 来证明您的最终焊缝质量合格。

为避免像气孔或未熔合这样的常见焊接缺陷,我能做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首先,确保您的母材完全干净,去除所有铁锈、油污和水分。其次,使用正确的参数(这些参数通常来自您的 WPS),特别是电流设置和行进速度。第三,保持适当的技术,包括一致的电弧长度和正确的焊条角度,以确保熔池得到控制并与母材正确熔合。

程序评定记录(PQR)扮演什么角色?

PQR 记录了对样品焊缝的测试结果,用以证明您的 WPS 是有效的。您需要记录来自无损和破坏性检查的数据,以评定该程序或跟踪结果。

相关文章

通过静水压力试验的管道

静水压测试:2025年终极指南

静水压试验是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无损质量控制方法,用于验证压力容器、管道及其他类似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 该试验的原理是:用不可压缩的液体(通常是水)将组件完全填充,然后对其施加受控的内部压力,该压力通常是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25至1.5倍。 听起来很简单。 但精彩之处才刚刚开始。 静水压试验是验证系统强度和性能的可靠手段。它不仅结果可测量、可重复,而且安全性高。事实上,在保障管道网络完整性方面,它被公认为比气压试验更安全的选择。 想象一下按压一把塑料尺:您会看到它弯曲。这是一个基础的弯曲测试。 静水压试验的原理与此类似:由泵施加压力,使受测部件发生形变,再由测量仪器精确记录下这些变化。 什么是静水压试验? 静水压试验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用于证明承压组件能够在预期负载下正常工作且无任何泄漏。 原理是什么? 其原理在于:使用液体填充组件,并将其加压至试验标准所规定的压力值,以便在投入使用前或改造后,验证其强度和密封性。 理论上,这个过程非常简单。 操作流程看似简单:仅需用液体(通常是洁净水)填充整个系统,排出内部残留的空气,然后通过静水压试验泵将系统加压至目标压力。 这个目标压力因所适用的标准和设备类型而异。 它是如何工作的? 测试时,一个被称为“静水压试验泵”的加压单元会将液体注入待测管道或测试台中。 压力通过该泵以渐进、受控的速率逐步升高。 一旦达到目标压力,便会关闭阀门将泵隔离,仅在必要时进行微量补压。 加压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通常分为25%、50%、90%和100%额定压力这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暂停,以便检查是否存在泄漏。操作阀门时必须缓慢,以避免产生水锤效应。 在规定的保压时间内(通常为10至60分钟),压力必须保持稳定。 在此期间,使用近期校准过的压力表至关重要,其量程范围应确保测试压力值处于表盘中间区域,以便读数更为精确。 同时,还需记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 任何压力的波动都必须结合温度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没有发现泄漏,且压力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保持稳定,则试验通过。 该方法采用液体而非压缩气体,由于液体几乎不可压缩,其内在安全性更高。但请注意,零风险并不存在:一旦发生故障,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划定安全区域并遵循严格的试验规程。 这正是静水压试验比气压试验更安全,并被优先采用的原因。 当管道在液体压力下破裂时,其储存的能量释放过程远比压缩空气缓慢得多,后者一旦失控可能引发剧烈爆炸。正是这一关键的安全优势,使得静水压试验成为大多数关键应用的首选方法。 静水压试验在哪些领域使用? 静水压试验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和场景: 其中,最常应用该试验的行业包括: 这些行业都依赖静水压试验来确保其系统能够安全承受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压力。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在设备投运前或改造后,用以验证其强度和密封性的通用且低风险方法。 半自动静水压动力单元的主要组件 半自动静水压动力单元是许多测试设施中的核心标准设备。 它能够提供受控的压力和稳定的升压速率,并集成了安全装置,从而保障了日常测试的可靠性。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其关键组件及其工作原理。 双级(双速)泵配置 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双级(双速)泵配置。 该配置结合了高流量的填充级和高压级: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两级配置? 旨在填充时追求速度,在加压时确保精度。 一旦达到切换压力,动力单元便会自动从填充级切换到高压级,有效避免压力骤增;同时,止回阀可防止级间回流。 所谓“半自动”,是指操作员只需设定目标压力和升压速率,然后启动循环即可。 之后,控制器会自动管理升压过程,在达到设定阈值时停止,并记录数据。一旦超出限制,系统便会触发警报(或紧急停机)。 这种双级配置既节省了时间,又在加压阶段提供了精确的控制。操作员通常非常青睐这种速度与精度的完美平衡,它使得设备高效且易于上手。… <a href="https://www.plastiform.info/zh/blog/zhiliangbaozheng/jing-shui-ya-ce-shi-zhong-ji-zhi-nan/" class="read-more">Read More</a>

阅读文章
Button Decoration iconButton Decoration icon

气压测试:定义、意义与操作流程

气压测试是一种关键的验证手段,用以确保管道、储罐等压力系统能够安全承受其设计工作压力。 与静水压测试不同,该方法并非使用水,而是利用空气或惰性气体对系统进行加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检验出设备是否足够坚固、密封严密,以及能否安全无虞地运行。 想象一下给气球充气:如果气球有洞,空气就会泄漏;如果气球太脆弱,它就会爆炸。 气压测试的原理与此类似,只不过是应用于管控严格且环境安全的工业场景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气压测试的方方面面:从其定义、用途,到与静水压测试的比较,再到其主要的风险与优势。读完本文,您将透彻理解为何它是保障压力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核心方法。 什么是气压测试? 气压测试旨在验证管道系统、压力容器以及其他各类气体处理组件的结构完整性。 此项测试并非用水填充系统,而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等惰性气体。在某些对微小泄漏检测要求极为严苛的情况下,则会选用氦气。 测试过程中,系统会逐步加压,直至达到其设计压力,即预期工作条件的100%。有时,为满足特定标准,压力甚至会提升至110%、120%,乃至150%(标准所允许的最高上限)。 空气和氮气因其现场易得性和低成本而成为最常用的气体。 而氦气则保留用于关键泄漏的检测。其原子尺寸极小,能够渗入其他气体或液体无法探知的微小裂缝。此外,它还与质谱分析技术兼容,后者是高精度密封性测试中常用的技术。 整个测试程序遵循一套严格控制的步骤。 首先,需要对待测试的管道部分或储罐进行隔离。接着,分阶段注入气体进行加压,在每个保压阶段,操作人员会密切监测任何压力下降或泄漏迹象。测试结束后,再以受控方式对系统进行泄压。 如果压力保持稳定,则意味着测试通过:系统密封性良好且结构足够坚固。 反之,若压力下降,则表明存在泄漏或结构薄弱点,必须在设备投用前予以修复。 具体而言,这项验证能够防止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发生代价高昂的故障——无论对象是一段管线、一台压缩机的排放管道,还是一座炼油厂的储罐。 对于新设备或重新安装的管道,此类测试在投产前都会系统性地执行。 为何这是一项强制性程序? 任何压力系统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证明其可靠性。 这项要求不仅适用于新安装的设备(管道、储罐、工艺管线),也适用于任何经历过维修、改造或重新组装的设备。 法规和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必须进行此类压力测试。 原因很简单:测试旨在确认系统维持压力的能力、焊缝和接头的完好状态,并确保其毫无泄漏。 可以把这项测试看作设备的”最终考核”。成功通过测试,即证明系统已具备投用资格,这意味着: 当然,这也意味着您的公司将避免因本可规避的重大故障而登上新闻头条——这类故障可能引发环境灾难,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压力测试到底验证了什么? 首先,它证明系统足够坚固,能够安全承受其工作压力。 其次,它验证了焊缝、垫片、阀门和接头的密封性。最后,测试确认整个系统能在其设计限值内运行,且所有连接点都能承受相应载荷。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常见问题: 如果一个系统通过了测试,这是否意味着它永远不会泄漏? 答案是否定的。 测试通过仅意味着在测试当下,系统符合验收标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绝非终身保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腐蚀、振动或磨损等因素仍可能导致新的缺陷产生。 因此,定期测试对于确保设施的长期完整性与安全性而言至关重要。 气压测试与静水压测试 气压测试和静水压测试均旨在评估系统的完整性,但两者所采用的方法截然不同。 区别很简单:静水压测试使用水,而气压测试使用压缩气体。 这一根本区别,在风险评估和操作规程上带来了重大影响。 受压液体储存的能量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压缩气体在同等体积和压力下储存的能量则要大得多。 这种储存的能量,正是发生故障时危险的根源。例如,在同等体积和压力下,压缩空气或氮气所含的能量可高达水的200倍。 正是这种突然释放的能量,使得气压测试在发生破裂时可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鉴于这种高风险,大多数规程都建议尽可能优先选择静水压测试。… <a href="https://www.plastiform.info/zh/blog/zhiliangbaozheng/qiya-ceshi-dingyi-yiyi-yu-caozuo-liucheng/" class="read-more">Read More</a>

阅读文章
Button Decoration iconButton Decoration icon
使用 Plastiform P80Ra 和粗糙度仪进行间接粗糙度测量

Plastiform:粗糙度的接触式测量方法

Plastiform P80 Ra,顾名思义,是一款能够精确复制并再现表面 Ra 粗糙度的产品。这一特性让它在测量仪器无法直接接触待测表面时大显身手。 使用 Plastiform 测量粗糙度 定义 所谓粗糙度,指的是由于高低不平而存在于物体表面的微小不规则形态。 算术平均粗糙度,记为 Ra,是指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换言之,它是在给定测量距离上,轮廓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平均差值。 使用接触式粗糙度仪可在 P80 Ra 复制品上获得此 Ra 值。而其他特性(Rt、Rz 等)则只能通过非接触式表面测量系统获得。 复制品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测量系统能够在复制品上分辨或识别的最小细节。 通过亚纳米级分辨率的光学系统(如激光干涉仪和扫描仪)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Plastiform 复制品的分辨率可达约 1 纳米。这证明了 Plastiform 产品(如此处的 P80 Ra)能够在应用表面上再现纳米级的精微细节。 总而言之,我们建议使用光学测量系统来检测 Plastiform 复制品;然而,只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接触式测量同样能获得极高的精度。 测量系统与结果 接触式粗糙度仪主要分为两大类:带滑块式和无滑块式。虽然两者皆可用于测量 P80 Ra 复制品,但通常使用无滑块式粗糙度仪能获得更优结果。这类仪器能够达到 +/- 0.1 µm 级别的测量公差。 若要追求最高精度,光学测量系统(非接触式)无疑是理想之选。它们能以极高的精确度测量低于 0.020 µm… <a href="https://www.plastiform.info/zh/blog/zhiliangbaozheng/plastiform-cu-cao-du-de-jie-chu-shi-ce-liang-fang-fa/" class="read-more">Read More</a>

阅读文章
Button Decoration iconButton Decoration icon